



8月3日,中國奧地利經濟學50人論壇研究助理張林發表文章稱,房價是擠出消費的罪魁嗎?是又不是。對于某個個體來說,高房價擠出了消費是不言自明的。為了購房不但要省吃儉用,甚至還要掏出“6個錢包”,自然影響消費。但是總體上看,房價并不一定是擠出了消費的罪魁,或者說擠出的程度或許有限。
這是由于購房本身是收入轉移的過程,比如購買二手房之后,買房人的消費被擠出了,但是售房人獲得了額外的收入,并由此可以增加消費。
我是多么希望高房價不僅不會影響到大家的消費,反而還能讓大家增加收入和財富啊!之前也的確有北師大教授說過類似的話,買房越多就越富有。
而且持有類似觀點的專家還不在少數。7月3日,房地產經濟金融專家,北大經濟學教授孟曉蘇發表演講,他并不認同“居民購房影響消費”的觀點,他提出買房本身就是消費,且居民購房不僅是消費,還能通過“傳導效應”拉動多項支付。
無獨有偶,下邊一位專家的觀點更是勁爆,7月4日,深圳世聯行地產顧問股份有限公司集團董事長、世聯行創始人陳勁松指出,怎么一夜之間中國人成了大佬?因為中國房地產創造了極大的信用。
陳勁松認為房地產可以促進消費,比如一個白領買一套房子時,住進去要裝修。裝修本來沒錢。什么叫抑制消費?沒有錢就叫抑制消費,不能兌現自己未來的信用,就叫抑制消費。凡能提升未來信用提前消費的,都叫促進消費。
無論是張林還是孟曉蘇或者是陳勁松,張林還算是比較客觀地認識到了高房價對消費的抑制,但同時他也不認為高房價有多大危害。而孟曉蘇和陳勁松基本上都是維護高房價,不僅不覺得高房價擠壓了消費,反而高房價還能促進消費。而且買房本來就與高房價直接掛鉤的。
他們更是在偷換概念或者說詭辯,我們都知道,這么多年雖然房地產對經濟增長起到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由于高房價的吸附效應讓大多數居民的財富都耗在了房子上,如果不能變現,那么基本上不可能有太多的錢去消費。
你也不能說他們說的是錯的,在一定程度上他們也道出了一個事實,買房越多越富有,買房越多越刺激消費,但要看這是什么人?買房越多越富有從而變相提高消費水平的不是普通老百姓,反倒是炒房越多的人越真正享受到房價上漲帶來的福利。所以他們是變相鼓吹炒房。
作為普通老百姓,傾盡所有都把錢投到了一套房子上,他們不曾把這套房子變現,一生或許只有一套房子,這就是我常說的坐擁千萬價值房產而卻過著乞丐般的生活,很多人總說我也想過這樣的乞丐生活,調侃就只是調侃,還是一種不勞而獲的思想在作祟。
其實我們想表達的重點是,專家的話在一定程度上有他們自己的道理,但那只適用于少數人,是利益既得者,普通老百姓并沒有因為高房價而獲利。我們的社會也決定了不可能只為少數人服務。
經濟學家楊偉民表示,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高房價及房貸的壓力,影響了消費的增長。經濟日報早些時候發表文章《警惕高房價對消費的擠出效應》稱,警惕房價過高、房租上漲過快等對消費的擠出效應問題,根本上還是要構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長效機制。正像此前人民日報所說,高房價極大地提高了產業發展的要素成本,并且讓發展實業變得“不劃算”。
客觀地說,財富效應與擠出效應是共存的,在現實中都存在著,至于誰更為顯著,則需要冷靜思考。沒必要爭論高房價到底擠壓了消費沒有,關鍵是要看擠壓了誰的消費?高房價到底服務了誰?我看到的是少數人通過房地產獲利,*本無不可,但是炒房者卻大有人在。
如果是房子是用來住的而不是用來炒的這個定位,那么就要嚴厲打擊炒房,就不應該再為炒房者財富變現而叫好,而應該把目光關注到買房的沒買房的剛需們是如何沒買上房或者是如何買上的房。多聽聽百姓的聲音,不能再讓一些專家干擾,只為少數利益既得者服務。(文章來源于:光宇吐樓市)
以上就是關于比房價上漲更可怕,北大教授:百姓買房沒有影響消費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齊裝網,中國知名大型裝修平臺,裝修領導品牌。如果想下一番心思裝修設計,建議您申請齊裝網的*設計服務,通過專業設計師的現場量房幫您規劃合理的空間布局和精美設計。
答案不滿意?問問下面的專業人士
擅長解決該問題的企業
新文章
手機掃一掃 微信看文本
更多裝修流程、裝修分水
及時看
下載齊裝APP
有房要裝,就上齊裝!
關注小程序
更多裝修攻略
掃碼獲知
關注微信
10000套效果圖搶先看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