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實體經濟承壓時期,為企業和個人減稅成為了我國增強人們獲得感的一個重要手段。3月5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開幕。在開幕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今年全年我國將再為企業和個人減稅8000多億元,促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著力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一、企業不僅減稅還有各項費用
為企業減負除了稅還有長期存在的各項費用支出。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今年我國將大幅降低企業非稅負擔。進一步清理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調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繼續階段性降低企業“五險一金”繳費比例。降低電網環節收費和輸配電價格,一般工商業電價平均降低10%。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降低過路過橋費用。加大中介服務收費清理整頓力度。全年要為市場主體減輕非稅負擔3000多億元,不合理的堅決取消,過高的堅決降下來,讓企業輕裝上陣、聚力發展。
二、營改增”上海試點成效顯著
對此,在全國人大開幕當日下午國新辦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政府工作報告起草組負責人、國務院研究室主任黃守宏解讀稱,我國從來都是根據經濟發展需要、從我國所處發展階段出發,來自主制定經濟政策、出臺重大舉措。“在減稅方面,中國政府在國際上是率先進行減稅的。”黃守宏舉例稱,比如我國近年來推行的“營改增”就是重要的舉措之一。2012年,這項改革開始在上海試點,后來逐步擴大范圍,到2016年全面推開。黃守宏表示,五年來,我國通過“營改增”減稅接近2萬多億元。此外,我國在其他的減稅方面還出臺了包括擴大小微企業所得稅享受減半征收范圍等很多減稅舉措。
三、國家致力于營造國際的營商環境
在回應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涉及的大量減稅措施,是否是針對美國等國家實施大幅減稅政策制定的問題時,黃守宏明確表示,今年,根據實際情況,我國推出了新的減稅舉措,這也是從當前經濟發展形勢、發展需要出發的。“我們在這些政策上無意跟誰去比,也無意參與國際所謂的減稅競爭。”黃守宏直言,實際上,我國現在減稅也罷、降低企業的非稅負擔也罷,就是要著力營造國際的營商環境。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一個企業愿不愿意來*,稅收負擔、其他方面的費用負擔是一方面,但是也需要考慮其他方面的因素,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其他要素成本等方面。所以說,進一步打造國際的營商環境,是今年一項重要的改革任務,也是一項重要的發展任務。
業內表示,國務院大規模的減稅降費舉措在去年表現尤為突出。去年,我國的政府工作報告曾提出,2017年要減少企業稅負3500億元左右,減少涉企收費約2000億元。實際上,去年全年新增減稅超過3800億元,預計減輕各類市場主體收費負擔6434億元,均超出預期。
新文章
手機掃一掃 微信看文本
更多裝修流程、裝修分水
及時看
下載齊裝APP
有房要裝,就上齊裝!
關注小程序
更多裝修攻略
掃碼獲知
關注微信
10000套效果圖搶先看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