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離北京冬奧會開幕已不足兩周時間,賽道、場館等設施都已準備就緒,只為這場萬眾矚目的冰雪盛世。北京冬奧會籌辦以來,科技冬奧的理念一以貫之,從訓練備賽到場館建設再到綜合服務保障,處處彰顯著“中國智造”的科技力量。
科技賦能競賽場館建設
競賽場館是辦好北京冬奧會的基礎,也是體現中國基建水平和科技含量的窗口。北京冬奧會12個競賽場館中有7個是新建場館,從一紙藍圖到落地建成,其中的科技力量不容小覷。
這12個競賽場館無不彰顯著科技創新的元素:國家跳臺滑雪中心“雪如意”國內首創競技型人工剖面賽道設計方法與建造關鍵技術,首鋼老工業園區廢棄的鋼鐵冶煉廠變身滑雪大跳臺……這是工匠們數千個日夜拼搏奮戰的成果,同時也是無數項科技創新攻堅克難的體現。
萊茵斜行電梯服務冬奧賽事
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坐落于河北省張家口市崇禮區,是古楊樹場館群的標志性建筑,也是中國首座跳臺滑雪場館。整個建筑造型從側面望去如同中國傳統寶器“如意”,從而得名“雪如意”。
“雪如意”配有兩臺變角度斜行電梯,將運動員從“雪如意”底部運載到達頂部運動員區域,幫助運動員在場內實現快速交通轉換。它是中國首例變角度斜行電梯,其中蘊藏著諸多科技結晶。這兩部電梯由蘇州萊茵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設計,運行總斜長244.206米,整體提升高度107.3米,單程時長不到2分鐘。
據蘇州萊茵電梯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此項目斜行電梯在建造時攻克了許多難關,首當其中的是可變角度設計,斜行電梯依山體走勢而建,中間有一段圓弧形軌道,坡度*緩22.56°,*陡處39.56°。在設計時,電梯自整角結構采用電缸驅動,使得電梯在相差近20°的變角度坡道上運行時,人在轎廂內感覺非常平穩舒適。
低溫是“雪如意”斜行電梯在設計及施工中遇到的又一大挑戰,張家口冬季歷史*氣溫達到了零下三十多度,而斜行電梯又在全室外環境中運行,這對電梯部件、材料等的耐低溫性能提出了挑戰。自項目確定以來,萊茵團隊在過往技術儲備的基礎上,通過無數次的試驗,*終完成了項目設計。電梯及鋼構的主體施工從2020年底開始,到2021年4月份基本完成,主要的施工都是在低溫露天的環境下進行的,工人們憑借著要努力服務好冬奧會的信念,頂著嚴寒和冰雪,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值得一提的是,除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外,萊茵電梯還服務于首鋼滑雪大跳臺。場館設計靈感來源于古代敦煌壁畫中的“飛天”,絲帶在空中飛舞的形態與大跳臺賽道曲線十分契合,首鋼滑雪大跳臺也因此得名“雪飛天”。
萊茵斜行電梯進駐“雪飛天”,將服務于滑雪運動員的場內交通,幫助他們在大跳臺首層與頂層之間上下通行,助力精彩賽事。
多舉措并舉堅持綠色冬奧
可持續發展概念始終貫穿于北京冬奧會,奧運場館在設計、建設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了賽后利用。國家跳臺滑雪中心賽后將打造成集高端會議、休閑體驗于一體的特色商務旅游區;首鋼滑雪大跳臺在冬奧會后,可承辦國內外大跳臺項目體育比賽,成為專業運動員和運動隊訓練場地、青少年后備人才選拔基地、賽事管理人員訓練基地等,直接服務于中國冰雪運動推廣。
萊茵斜行電梯為特殊地形提供了完美的交通運輸可能,0-90度任意斜行,突破了傳統電梯對于角度、長度、高度的限制。無需外觀復雜且成本巨大的土建,*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使斜梯在滿足運輸需求的同時,與周邊環境及地形自然融為一體,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科技賦能冬奧,不僅為這場舉世矚目的冰雪盛會增添了無盡動力,也為今后全民共享冬奧成果、推動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答案不滿意?問問下面的專業人士
擅長解決該問題的企業
新文章
手機掃一掃 微信看文本
更多裝修流程、裝修分水
及時看
下載齊裝APP
有房要裝,就上齊裝!
關注小程序
更多裝修攻略
掃碼獲知
關注微信
10000套效果圖搶先看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