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的方向是從以工業為中心向以服務業為中心過渡,調控目標是從以往的出口重心向消費重心轉移。從近兩年的政策導向看,消費是理想中的經濟支柱。
消費崛起依靠的是年輕一代。老一代人消費思想保守,在經歷過物質匱乏歲月的洗禮后,潛意識中已經養成了省吃儉用的固化思維。年輕一代出生在和平時代,沒有物質憂慮,消費理念更為激進,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他們愿意支付更多的金錢。
從統計局數據看,2017年我國消費支出占GDP比重達53.6%。但其中,居民消費為39.1%,政府部門消費為14.5%。對比發達國家,美國消費比重占69.5%、日本占56.3%,差距依舊十分明顯。
由于采用支出法統計消費,通脹因素所導致的價格上升會掩蓋實際消費情況。中國通脹屬于整體平穩但結構性扭曲。剛需領域通脹高企尤其是部分領域通脹水平早已達到惡性水平。例如,房地產就是惡性通脹較為嚴重的領域。而一些工業領域受制于產能過剩及國際局勢,部分行業出現了通縮現象。同時,疊加貨幣超發造成的購買力貶值因素。因此,在統計結果上形成了數據良好的假象。
中國的基尼系數長期高于0.4的國際基準線,少數人掌握了大量財富。但是,所謂的消費崛起需要的是大眾消費,而非集中于少部分人群的高消費,否則消費不可能成為經濟支柱。
目前,國內居民杠桿率為48.4%,根據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陳彥斌在6月28日召開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上發表的觀點,“由于中國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偏低,所以家庭債務/GDP的測算杠桿率*會低估中國家庭部門債務問題的嚴重性。以家庭債務/家庭可支配收入測算,中國家庭部門杠桿率高達110.9%,已經超越美國。”
對于年輕一代而言,他們的消費主要集中于住房。正常情況下,年輕一代不可能靠自己的收入水平在自己工作地購買房屋。年輕人做房奴、租房居住是普遍現象,只有少數家庭有能力為孩子備好房屋。
要實現大眾消費*的難題就在于高房價,如今非但房價高企,一線城市的房租也在節節攀升。大城市收入高、物價高、生活成本高,小城市收入低、物價低。從這方面考慮,大小城市的消費特征存在共性。2017年統計局數據顯示,北京和上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6萬元,即每月人均可支配收入近5000元。
但是,在這種收入水平下,個人還房貸就別指望,即使兩人一起還也只能過苦日子。而如果考慮租房的話,日子更沒法過。相關平臺給出的數據顯示,2017年下半年,北京月租金4335元/套。假設兩人合租,住房支出占比也超過了個人可支配收入的40%。對于大多數國人而言,房地產占據了日常主要消費比重。
住房是剛需,在消費優先級中順位靠前。在高房價的陰影下,年輕人幾乎不存在進一步消費空間,除非是建立在“啃老”基礎上的消費。不過,“啃老”消費也是有極限的,因為高房價不是困擾一代人的問題。
根據中房智庫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35座城市中,房價收入比較高的是深圳高達39.64(需要39.64年不吃不喝才能買得起一套房),較低的是長沙為6.67。此前,社會上有一種說法叫“三代人供養一套房”,不少老年人的積蓄都只夠付個首付。
因此,房地產對于其他消費的擠出效應十分明顯。如果所謂的“依靠消費支撐經濟”還是建立在房地產基礎上的話,這種經濟轉型根本沒有任何意義。消費支撐經濟的核心在于建立良性循環基礎上。消費決定市場,市場吸引*,*主導供給,供給產生就業,就業帶動消費。整個循環始于消費、終于消費、勝于消費、敗也于消費。
消費能夠帶動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也能提高人們生活水平。真正的消費是人們自發性、毫無顧忌的、根據自己所需進行消費,是一種群體現象、一種實際需求、一種品質改善。當前的“消費”僅僅是基于數據層面的“消費”并非真正的“消費”。平均數據與人們實際感受的差異恰恰說明差距之巨大,問題之嚴重。一部分人連“住”的問題都沒解決,還談什么“消費”呢?所以,2018下半年房價是暴漲還是暴跌是眾多人關心的大問題。
(文章轉載福布斯中國)
以上就是關于房價影響消費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齊裝網,中國知名大型裝修平臺,裝修領導品牌。如果想下一番心思裝修設計,建議您申請齊裝網的*設計服務,通過專業設計師的現場量房幫您規劃合理的空間布局和精美設計。
答案不滿意?問問下面的專業人士
擅長解決該問題的企業
新文章
手機掃一掃 微信看文本
更多裝修流程、裝修分水
及時看
下載齊裝APP
有房要裝,就上齊裝!
關注小程序
更多裝修攻略
掃碼獲知
關注微信
10000套效果圖搶先看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