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來,金融“嚴監管”框架下去杠桿加速,希望借助減少*投放,倒逼經濟主體修復資產負債表。
根據央行發布的數據,5月份,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繼續維持在8.3%的歷史低位;1~5月份,社會融資新增7.9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少增1.45萬億元,創歷史新低。從結構性去杠桿看,國企(特別是周期性過剩產能集中的國企)、地方政府是去杠桿主體。
但在這一過程中,由于信用評級相對更低,民營和中小微企業客觀上受到去杠桿的影響更大,表現為不得不承受更高的貸款利率和信用利差。目前,民營企業信貸融資成本上升到10%以上,民間借貸甚至攀升到20%左右,國企與民企信用利差擴大到200個基點。
4月份以來,緊貨幣的“嚴監管”逐步趨向結構性調整,央行三次降準并提高受惠面,對小微和“三農”定向降準,公開操作投放大于回籠,不跟隨美國加息等。但是,高杠桿對利率比較敏感,“緊貨幣”驅動的去杠桿會加速債務風險暴露,也會拖累GDP增長。
Wind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6月29日,全國信用違約事件所涉*總額達253億元,較2017年同期增長47%。2014年開啟過剩產能出清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游價格回升并已傳導至民營企業集中的下游。今年1~5月,民間*增速回升至8.1%,經濟韌性較足。但如果任由融資成本攀升,不僅固定資產*會出現下滑,受加杠桿沖擊的消費增速也會下滑。
從國際經驗看,無論次貸危機以來的美國,還是上世紀90年代泡沫危機爆發后的日本,去杠桿進程都是漫長的,甚至這兩個國家目前的宏觀杠桿率仍在高位。因此,隨著我國明確提出擴大內需,央行今年二季度貨幣政策例會明確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整體去杠桿未來有望轉入結構性去杠桿階段。
具體路徑就是,除直接違約出清杠桿外,通過債轉股(針對國企和過剩產能)、低利率的長債置換高利率的短債(針對地方政府)等低成本違約的“無痛去杠桿”,同時包括通過寬財政(如公共服務均等化、城鎮化、扶貧等)和*定向投放,棚改PSL(抵押補充貸款)和定向降準等。
近期,國務院發布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明確推進今年580萬套棚改任務,并以專項債券替代棚改PSL,同時對小微和“三農”再次啟動定向降準,借此對沖去杠桿影響,并以供給側革新修復生產和債務順循環的鏈條,壯大和優化宏觀杠桿率的分母。
結構性去杠桿若從行業來看,房地產杠桿率是*的。目前,*、消費、出口增速大多出現回落,房地產卻一家獨高。今年5月,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同比升4.7%,連漲32個月,環比漲幅升至0.7%,創下去年6月以來*;5月商品房銷售金額1.26萬億元,同比增長20.5%,創下去年7月以來新高。
今年一季度130多家房企上市公司資產負債率接近80%,創歷史新高,可見*還在往樓市走。
杠桿不僅意味著風險累積,還代表了對資源的占用?!皩捸泿拧币柚虡I銀行釋放流動性,這與“緊信用”存在一定矛盾。從資本逐利的角度看,如果房地產價格沒有調整、房地產杠桿率沒有調整,單純以配合寬財政的“寬貨幣”,可能導致*繼續往樓市走的錯配。
近期,各地銀監局不斷開出高額罰單,包括信貸違規用作土地儲備貸款、消費貸異化為首付貸等。房地產高杠桿、高溢價,這是系統性風險的總來源,如果房地產價格不調整、房地產杠桿不調整,不管是結構性去杠桿,或“寬貨幣、寬財政”對沖,都面臨著巨大的政策走偏。
但是,房地產價格調整也好,杠桿率調整也好,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控風險,包括金融風險、財政風險、維持社會穩定的風險等。房地產去杠桿關系到2017年確定的三年“防風險”攻堅戰戰略能否實現,這是現實的倒逼,幾乎沒有退路。
目前,房地產的問題不在供求矛盾,而在于上漲預期以及預期的自我實現?;仡欉^往,但凡樓市回調期,都是庫存較小的時期,高庫存往往是回調后的結果。比如,不論是以狹義庫存還是廣義庫存觀察,我國商品房庫存在2015年均已見頂,但房價上漲卻并未止步,全國商品房均價增速在2015年的庫存高點大幅反彈至7.4%。如果房價上漲的預期強烈,房價取決于需求,彈性小的商品房供給填不平狂熱的需求端。
因此,當前的關鍵是要打消市場對房價上漲的預期。如果大家都認為未來房價將呈現“L型”走勢,需求和加杠桿的動力會瞬間疲軟。
近期,住建部等七部委啟動了持續半年(今年7月~12月)、覆蓋30個城市的房地產市場秩序專項整頓。這30個城市涵蓋了一二三線城市,這是很罕見的,因為過去調控集中在熱點城市。同時,這也驗證了5月份住建部對近期樓市明顯反彈的論斷,即投機炒作、捂盤惜售是主因。
因此,保持房價不反彈、房地產杠桿率不攀升已是迫在眉睫。
從近期的政策走勢看,嚴打式的市場整頓在情理之中,但更關鍵的是,要檢討地方自主調控框架下某些火上澆油的政策,比如搖號、一刀切的限價等。
筆者認為,如果要保持房價在高位漸進回落、杠桿漸進降低,就要讓限購、限售、限貸等政策常態化。這些政策,一方面擋住部分炒作需求進入市場,另一方面通過增加交易成本、增大交易摩擦、降低資產周轉速度,逐漸消耗虛高的溢價和泡沫。
比較令人欣慰的是,目前經濟基本面向好,無就業之虞,新經濟態勢良好,信用債違約僅占存量信用債規模的0.5%,這些前提反映出中國經濟能夠容忍以稍低但更有質量的GDP增速,通過強力倒逼降低地方經濟對房地產業的依賴,同時引導市場預期。
(此文轉載每日經濟新聞)
以上就是關于房地產去杠桿關鍵是要打消房價上漲預期的相關內容,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齊裝網,中國知名大型裝修平臺,裝修領導品牌。如果想下一番心思裝修設計,建議您申請齊裝網的*設計服務,通過專業設計師的現場量房幫您規劃合理的空間布局和精美設計。
答案不滿意?問問下面的專業人士
擅長解決該問題的企業
新文章
手機掃一掃 微信看文本
更多裝修流程、裝修分水
及時看
下載齊裝APP
有房要裝,就上齊裝!
關注小程序
更多裝修攻略
掃碼獲知
關注微信
10000套效果圖搶先看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