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2013年上海自貿得試驗區設立,到2018年海南等自貿試驗區的掛牌運行,我國自貿試驗區數量已達12個,形成“1+3+7+1”的試點格局。
12個自貿試驗區成立時間線:
2013年8月22日,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涵蓋四片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和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總面積28.78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12日,設立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天津)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3個自貿區。
(1)廣東自貿區涵蓋三片區:廣州南沙新區片區、深圳前海蛇口片區、珠海橫琴新區片區,總面積116.2平方公里;
(2)天津自貿區涵蓋三片區:天津港片區、天津機場片區、濱海新區中心商務區片區,總面積119.9平方公里;
(3)福建自貿區涵蓋三片區:福州片區、廈門片區、平潭片區,總面積118.04平方公里。
2014年12月28日,擴展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區域范圍,涵蓋七片區:外高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物流園區、洋山保稅港區、上海浦東機場綜合保稅區、金橋出口加工區、張江高科技園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總面積120.72平方公里。
2016年8月31日,設立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湖北)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重慶)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四川)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7個自貿區。
2018年10月16日,國務院發布《國務院關于同意設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批復》,實施范圍為海南島全島。
建設自由貿易區可以促進共同發展,實現經濟優勢互補。
1、對外開放
自由貿易區內允許外國船舶自由進出,外國貨物免稅進口,取消對進口貨物的配額管制,也是自由港的進一步延伸,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一種特殊的功能區域。
2、吸引外資、發展出口加工企業
自由貿易區除了具有自由港的大部分特點外,還可以吸引外資設廠,發展出口加工企業,允許和鼓勵外資設立大的商業企業、金融機構等促進區內經濟綜合、全面地發展。
3、發揮地緣經貿合作
就地區或鄰近國家而言,自由貿易區有利于進一步發揮經貿合作的地緣優勢。鄰近國家間的自由貿易區具有人員往來與物流便利、語言文化相近、生活習慣類似等多種有利條件。所以鄰近國家和地區間具有更多的有利條件來擴大和加深經濟合作以獲得互利雙贏的效果,其效果比參加多邊貿易體系帶來的利益要更明顯一些。
4、推進國內改革
在加入多邊合作機制的同時,締結自由貿易區有利于推動各成員國內的經濟結構改革,從而可以借助更多外力來推進國內改革。
從2013年-2018年的這5年期間,從沿海到內陸,從北到南,自貿試驗區建設從“一枝獨秀”形成“1+3+7+1”的開放新“雁陣”,構成東中西協調、陸海統籌的發展格局,并與“一帶一路”建設、自貿協定談判等區域合作進行相互配合,助推全面開放的新格局。
2019年8月2日,國務院關于印發6個新設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的通知(國發〔2019〕16號),印發《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云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總體方案》。也就是說中國目前已經擁有18個自由貿易區,實現布局“1+3+7+1+6”的新布局。
答案不滿意?問問下面的專業人士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
設計報價在線咨詢
設計報價客服
專業設計報價團隊,歷時三年的數據分析,根據上百萬條案例數據分析,為您打造最適宜的設計報價方案
請輸入您的問題或截圖
齊裝網APP
微信公眾號